建筑企业诚信与施工安全(建筑行业诚信)
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监管
监理人员需遵循《监理工作记录仪现场记录要点和使用范围》,在进行巡视、旁站、平行检验等现场工作时,使用监理记录仪动态记录重要部位和关键工序,所采集的影像资料将作为监理整改的有力依据,以及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和工程竣工验收的基本资料。
因此,控制工程质量首先要从严格人员准入和提高人员素质入手。无论是决策者、管理者还是技术操作者,都应具备专业资格。培养和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建立监督机构的内部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监督站的作用,是提高整个建筑业质量意识的关键。房屋建筑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要求企业建立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
加大施工现场安全监管力度 工程建设阶段中除了要加强现场安全施工监管力度外,还需要加大抽查力度。工程建设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依法加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监管力度,不仅要督促施工单位和项目部建立完善的现场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并确保安全责任制落实到相关责任人。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要制定一个规范标准的组织机构模式,比如说单位性质、经费来源问题;负责制及责任制问题;组织制度行为规范问题;检查检测设备等等。都要有一整套规范标准,首先应该使安全监督机构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加强充实人员。
施工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1、施工现场保持平整,施工道路畅通,危险地点应设有明显标志,夜间设红灯。施工现场必须悬挂安全标志牌和警告标志,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二米以上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禁止穿高跟鞋、托鞋及易滑的鞋进入现场,严禁酒后工作。
2、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较高的工程质量安全风险,肩负着重要的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市场准入 严格的企业资质管理与招投标活动市场管理,是保证建筑施工企业规范合理开展相应市场业务的重要保障制度,对于保证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3、第一条、为适应建筑业发展的要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相关法令、法规,保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加强公司对施工质量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特制定本制度。
4、公司和项目部,都应建立安全质量监督检查制度,进行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经常性检查。公司每季度要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分公司每月、项目部每旬、作业队每周、施工班组每日都要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5、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工程质量责任制度以及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方面,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我国当前建筑业诚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市场不规范,影响了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建筑市场环境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十分密切,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潜在因素。
2、首先是质量监管问题,虽然目前的相关建筑法律法规在积累了多年后已经相对较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比较严谨了,但是执行力度上缺失切实有效的措施,实在是无奈。
3、信用体系必须依靠健全的信用法规作有力保障,才能得以巩固和实施,目前我国有关信用法规和政策的可操作性较差。
4、然而,建筑施工业还存在利润微薄,债务负担沉重,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法律不健全,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要实现建筑施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市场整顿,需要大力推进企业改革,需要积极争取国家的相关优惠和支持政策。同时,还需要强化行业自律,加强行业协会组织建设。
5、行业征信体系建设滞后。对于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企业大都将其归咎于市场、归咎于社会,很少认真地想一想社会与企业都共同存在的问题——诚信问题。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诚信也是建筑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6、二是多数企业在管理上存在许多不规范,如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披露有失真表现,个别企业出现还贷失信、诚信及信用意识缺失,企业资信等级低。三是企业自有资产不足,可供抵押的资产很少,缺乏足够有效的贷款抵押资产,难以获得银行贷款。
发布时间: 2024-12-12